Hola from southern Spain! I´m on vacation and will be back to Nantes on Jan 2, 2008.
¡Feliz Navidad y Próspero Año Nuevo!
2007年12月25日星期二
巴黎--6
星期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卢浮宫里面. 卢浮宫是我到过的最大的艺术馆, 据说里头走一圈下来有7公里. 我进去时是背着书包装了三天的换洗衣物和三四本书. 开始也没想要存放, 结果走到后面居然累得不行. 回来南特以后还两肩酸痛.
闲话少说, 由于现在是冬天, 卢浮宫外的花园已是光秃秃一片, 所以我就从著名的金字塔开始吧. 卢浮宫大体上是个"同"字形. 金字塔从位置和功能上都是这个"口".
闲话少说, 由于现在是冬天, 卢浮宫外的花园已是光秃秃一片, 所以我就从著名的金字塔开始吧. 卢浮宫大体上是个"同"字形. 金字塔从位置和功能上都是这个"口".
进入金字塔是免费的--不过需要检查随身携带物品. 到了底下就有好几个售票处.
卢浮宫里收藏的油画自然是天下一绝, 可是建筑本身的价值与观赏程度绝不下于它们. 在别人猛拍油画的时候, 我却是选择抬头记录下屋顶的装饰--毕竟自己拍摄的画不如网上下载的好. 蒙娜丽莎前面挤满了人排队拍照. 我懒, 只在一边瞄了几眼就继续去看其它的作品了.
巴黎--5
星期六晚上回去吃了麻辣烫. 补给完毕一觉睡到周日早晨收拾东西用了早餐便办好离店手续扬长而去. 当天只想去两个地方: 新区(La Defense)和卢浮(La Louvre).
上面这张全景照片是我下载的. 当时大拱正前方的广场因为圣诞节的缘故建了一些临时商铺, 弄得我找不到地方取这个景. 在图中大拱里偏左的钢结构是电梯.
大拱是有意被安排在和凯旋门同一条线上. 站在拱下向远处眺望, 中间偏下那个迷你小拱就是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凯旋门了.
最后面向凯旋门即老城方向从左至右就是这样一片现代建筑.
巴黎城市规划的水平一比之下比北京高明多了. 它另辟一个新区建设, 既不破坏老城原貌又增添一份特色而且还能使新老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不象北京那样弄得不伦不类丑陋无比就一暴发户模样.
上面这张全景照片是我下载的. 当时大拱正前方的广场因为圣诞节的缘故建了一些临时商铺, 弄得我找不到地方取这个景. 在图中大拱里偏左的钢结构是电梯.
大拱是有意被安排在和凯旋门同一条线上. 站在拱下向远处眺望, 中间偏下那个迷你小拱就是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凯旋门了.
最后面向凯旋门即老城方向从左至右就是这样一片现代建筑.
巴黎城市规划的水平一比之下比北京高明多了. 它另辟一个新区建设, 既不破坏老城原貌又增添一份特色而且还能使新老两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全不象北京那样弄得不伦不类丑陋无比就一暴发户模样.
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
巴黎--4
从奥赛出来沿着塞纳河左岸继续向前走, 不久就来到了号称巴黎最豪华的亚历山大桥边. 桥的另一端就是所谓的大皇宫和小皇宫.
亚历山大桥每边桥头各有两个大立柱--每根立柱前方是一个神话英雄的雕塑而顶部则是镀金的人物和飞马像. 桥身上布满了铜质的装饰和灯具.
过桥之后便是大小皇宫了. 因为时间紧凑, 我只是把两个地方的大门给拍了下来算是到此一游:
过了两个皇宫向前再走100米我就到了车来车往的拥挤的香榭丽舍大道上. 香榭丽舍大道就类似于北京的长安街贯穿城市的核心地带. 若是沿着它向西,不远就是凯旋门. 要是乘地铁到尽头的话则是巴黎的摩登新区La Defense. 可是我当时又饿又累, 时间也不早了, 于是就打定主意往东往回走去看我更感兴趣的方尖碑, 顺便在卢浮宫花园外啃一个法式大饼鸡蛋(再顺便说一下, 晚上我回去后俺去了一个叫"麻辣烫"的店要了一个鸳鸯火锅灌了个肚满肠肥).
言归正传, 大家来景仰一下3200岁的埃及卢克索方尖碑吧. 这埃及的国宝被法国人在一百年前整到这里放在协和广场, 摇身一变成了法国的国宝. 据说埃及政府一直在不断要求法国政府归还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 可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好在法国人对文物保养特好, 这碑看上去象新的一样: 尖顶和图案涂得是金光闪闪. 只是不知道那一年历史学家才能看懂上面所有的文字.
亚历山大桥每边桥头各有两个大立柱--每根立柱前方是一个神话英雄的雕塑而顶部则是镀金的人物和飞马像. 桥身上布满了铜质的装饰和灯具.
过桥之后便是大小皇宫了. 因为时间紧凑, 我只是把两个地方的大门给拍了下来算是到此一游:
过了两个皇宫向前再走100米我就到了车来车往的拥挤的香榭丽舍大道上. 香榭丽舍大道就类似于北京的长安街贯穿城市的核心地带. 若是沿着它向西,不远就是凯旋门. 要是乘地铁到尽头的话则是巴黎的摩登新区La Defense. 可是我当时又饿又累, 时间也不早了, 于是就打定主意往东往回走去看我更感兴趣的方尖碑, 顺便在卢浮宫花园外啃一个法式大饼鸡蛋(再顺便说一下, 晚上我回去后俺去了一个叫"麻辣烫"的店要了一个鸳鸯火锅灌了个肚满肠肥).
言归正传, 大家来景仰一下3200岁的埃及卢克索方尖碑吧. 这埃及的国宝被法国人在一百年前整到这里放在协和广场, 摇身一变成了法国的国宝. 据说埃及政府一直在不断要求法国政府归还这件举世无双的珍品, 可是都没有什么效果. 好在法国人对文物保养特好, 这碑看上去象新的一样: 尖顶和图案涂得是金光闪闪. 只是不知道那一年历史学家才能看懂上面所有的文字.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巴黎--3
看过我博客的朋友都知道对于西方绘画我最喜欢的是印象派. 如今来到巴黎岂能不去奥赛(Orsay)这个集中着众多印象派大师作品的地方? 周六那天我的计划首先就是要保证能看遍整个绘画馆.
奥赛原来是市中心的一个火车站, 建于1900年. 荒废多年后法国政府于1977年决定将它改建成艺术馆. 在1986年开放之前从塞纳河对岸的卢浮宫迁来了大部分的印象派作品, 于是成了存放名家大作的主要地点. 我在里面每每看到以往只能在书上或其他媒体上才能看到的名家作品时, 心中确实激动不已--或许这就是追星的感觉? 不过在这我要给大家展示的是艺术馆的建筑本身. 在我看来它是奥赛最大最新的一件艺术品. (注: 头两张照片是WIKI上下载的. 第一幅是全景, 我没有这技术; 第二幅的角度我没看到)
从塞纳河右岸(即北岸)看, 奥赛就是一个标准的车站的模样. 艺术馆的入口是在图的右侧(西侧).
在里头从东端往入口处看就是下面的样子(这幅照片偏暖色, 穹屋的装饰其实是乳白色的):
入口处还是象一个车站那般挂着一口大钟. 大钟的背后是玻璃幕墙, 隐隐约约地可以见到背后穿行的游客.
这内部装修着实耐看, 处处透露着精致典雅而且充满现代气息.
躲在钟后透过缝隙从高往下自西向东拍我得以为大家展现正厅的基本结构.
奥赛原来是市中心的一个火车站, 建于1900年. 荒废多年后法国政府于1977年决定将它改建成艺术馆. 在1986年开放之前从塞纳河对岸的卢浮宫迁来了大部分的印象派作品, 于是成了存放名家大作的主要地点. 我在里面每每看到以往只能在书上或其他媒体上才能看到的名家作品时, 心中确实激动不已--或许这就是追星的感觉? 不过在这我要给大家展示的是艺术馆的建筑本身. 在我看来它是奥赛最大最新的一件艺术品. (注: 头两张照片是WIKI上下载的. 第一幅是全景, 我没有这技术; 第二幅的角度我没看到)
从塞纳河右岸(即北岸)看, 奥赛就是一个标准的车站的模样. 艺术馆的入口是在图的右侧(西侧).
在里头从东端往入口处看就是下面的样子(这幅照片偏暖色, 穹屋的装饰其实是乳白色的):
入口处还是象一个车站那般挂着一口大钟. 大钟的背后是玻璃幕墙, 隐隐约约地可以见到背后穿行的游客.
这内部装修着实耐看, 处处透露着精致典雅而且充满现代气息.
躲在钟后透过缝隙从高往下自西向东拍我得以为大家展现正厅的基本结构.
巴黎--2
争取在去西班牙之前把巴黎游记写完. 这一篇重点是两个教堂: 巴黎圣母院和皇家小教堂.
离开市政府往南过桥上岛再走上一两百米就是巴黎圣母院了. 在塞纳河的右岸(即北岸)能看到巴黎圣母院的顶部而它的主体被岛上一临河建筑所挡住. 不过在岸边却可以看到法国司法部以及与之相通的皇家小教堂的背面--它们是我当天的第二个目的地.
离开市政府往南过桥上岛再走上一两百米就是巴黎圣母院了. 在塞纳河的右岸(即北岸)能看到巴黎圣母院的顶部而它的主体被岛上一临河建筑所挡住. 不过在岸边却可以看到法国司法部以及与之相通的皇家小教堂的背面--它们是我当天的第二个目的地.
我是先到参观久负盛名的巴黎圣母院. 出来后再去岛的西侧去看看皇家小教堂. 两个地方参观完, 总体上感觉是巴黎圣母院气式宏大而皇家小教堂则装璜富丽精巧. 尽管巴黎圣母院承载着远比南特大教堂厚重的历史与名声, 可惜由于建筑结构上的相似性我看到时它并没有一种很特别的激动. 相比之下, 独一无二的皇家小教堂却的的确确给了我意外的惊喜.
巴黎圣母院正西方两三百米就是司法部门和皇家小教堂. 这两栋建筑由于历史上的原因内部是相通的. 不过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部分的不同之处. 这不, 司法部门前有警察站岗呢.
站在司法部大门前先看看教堂的圆顶.
和其它教堂一样, 它还戴了个尖帽子.
教堂的门面实在是不感恭维. 进入里面, 发觉它的地面一层于大部分教堂比起来是特别矮小. 除此之外, 另一个特点是它的装璜相当醒目.
楼下转了一圈看了看各色纪念品就沿着陡峭狭窄的楼梯上到顶部, 空间一下大了许多, 整个上层由于是被15扇巨大的玻璃窗围成显得分外明亮. 这个小教堂和我所看过的所有其它教堂相比, 鲜艳夺目的色彩替代了朴素庄严的厚重. 不少游客就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去体会这份惊人的特色.
末了引用一句俗话: 这个地方谋杀菲林(或者更前卫一点是侵占存储器).
订阅:
博文 (Atom)